適當休息 可以讓腦袋更靈光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找到防失憶關鍵 清大研究躍國際

台灣的科學成就,又在國際上發光!清大和國科會研究團隊從果蠅身上研究發現,控制長期記憶的,竟然是兩顆關鍵的神經元蛋白,也就是未來相關的腦部疾病,如果能類推找到關鍵蛋白,就能夠被治癒。

一覺醒來,通通忘光光,不管是老人、年輕人,失憶的症頭,未來可能有藥醫。國科會和清大,聯手從果蠅身上找到「記憶」形成關鍵,還登上國際期刊。清大教授江安世:「發現說果蠅儲存長期記憶的細胞,只需要很少顆的細胞,跟以往認為需要比較複雜的處理系統是不一樣的。」找果蠅開刀,全因為果蠅行為模式和人接近,不過腦細胞卻只有十萬個,研究團隊發現,以往以為中短期記憶會影響長期記憶,其實是分開儲存在所謂的覃狀體和橢圓體裡面,更發現當中兩個關鍵的神經元蛋白,就可以控制記憶。

未來不管是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憂鬱症,只要找到對應的關鍵蛋白細胞,就能醫治疾病。清大教授江安世:「如果人腦跟這些動物一樣,都是利用我剛才講的這些複雜網路裡面的少數幾個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就能夠來形成記憶的話,這樣的理解,未來對我們研發治療的手段,當然是很有幫助。」建構起記憶行程的地圖相關長篇報告,第一次替台灣在國際上有份量的科學期刊搶下版面,也讓未來醫學界怎麼樣防止失憶,又向前邁進一步。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果蠅細胞 台灣團隊發展腦疾治療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神經科學家很早就知道人腦的海馬迴對事件記憶儲存非常重要,但要從人腦中近千億科神經細胞找出儲存長期記憶的細胞一直是科學家的難題。台灣研究團隊透過研究與人類基因調相似的果蠅,發現儲存長期記憶所需的新生蛋白質,只發生在少數幾顆神經細胞,這樣的長期記憶形成機制,可能是所有生物的共同機制,此發現可能有助於發展出治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腦疾病的方法。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3日舉行「腦科學重大突破─台灣研究團隊發現儲存長期記憶的腦細胞」記者會,宣布此項研究成果,已在10日以長篇完整論文方式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此研究團隊由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安世帶領、清華大學生物科技所博士班學生陳俊朝為論文第一作者。

發展新型研究工具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步全球 台發現長期記憶細胞

此項發現顯示,腦複雜的網絡中有少數神經元能改變記憶的結構處理,進而調整個體行為與腦運算,因此,長期記憶的形成與提取可能比過去想像還更為簡單。此發現不但有助於發展治療腦部疾病,也能促進研發自行思考的智慧電腦。

研究成果以完整論文方式發表於10日的Science期刊,清華大學教授江安世表示,過去一直認為蕈狀體才是學習與記憶的中心,研究卻發現,長期記憶並不存在於蕈狀體,而是來自於少數幾顆神經細胞。

研究團隊之一、清大生物科技所博士生陳俊朝表示,近七年的研究時間中,每天花費約12小時觀察幾千顆的果蠅腦細胞。然而最初結果與主流想法不同,心裡還有些怕怕的,幸好在研究資料的支持下,終於順利做出成果。

江安世表示,找到記憶神經元,將可確認更多記憶蛋白質,以了解人腦學習與記憶或相關疾病的機制,對未來研究人類大腦也有助益。(Your News是由政大新聞系大學報、中央社、Yahoo!奇摩合作)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大團隊7年努力 揚名國際期刊 發現長期記憶腦細胞

〔自由時報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經過七年的漫長努力,清華大學講座教授江安世的研究團隊,從果蠅的十萬顆腦細胞中抽絲剝繭,找到主宰長期記憶的細胞與「基因」,這項創新發現不但登上頂尖的「科學(Science)」期刊,還是該期刊首度刊出台灣的長篇研究論文,象徵台灣腦科學研究大突破,學界備感振奮!

從果蠅的十萬顆腦細胞 解碼分析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休息為了走更遠的路係金ㄟ 研究證實:適當休息有助學習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適當休息有助記憶 學者肯定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9日電)適當休息是否有助學習記憶,有學者表示,已有研究成果指出,休息是改變細胞基因活動重要機制,因此間斷、多次性學習是形成長期記憶所必須的一種學習方式。

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安世日前率領台灣研究團隊,以大量且有系統方式篩選果蠅腦內,哪些神經元的蛋白質合成參與長期記憶的形成,發現僅需要抑制腦內兩顆神經元蛋白質新生成,就可以成功阻斷長期記憶形成。

江安世表示,不論是果蠅腦或是人類腦,長期記憶的形成都需要重複的學習,並且在每次學習間給予適當的休息時間。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大揭開記憶之謎 可望治療失智症

 

目前如阿茲海默症漢丁頓舞蹈症帕金森氏症等的神經細胞病變疾病,都會造成患者的記憶力逐年喪失,但原因為何至今仍是未知數,不過在台灣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的努力之下,似乎漸漸找到源頭。清大團隊這次的論文將刊在國際之名期刊《科學》(Science)中,研究結果有助於未來揭開大腦病變的秘密,可說是台灣腦科學界一大突破。

過去針對大腦記憶的相關研究少之又少,使得至今仍無法避免阿茲海默症、漢丁頓舞蹈症與帕金森氏症患者記憶的喪失,不過清大團隊經過7年利用果蠅腦細胞的研究總算有大突破。研究中心主任江安世表示,雖然果蠅僅有10萬顆腦細胞,但記憶、學習等的腦功能卻與人類幾乎相似,因此透過活化基因,發現儲存長期記憶的腦神經細胞是由「DAL(記憶神經元)」主導。

而清大這回的研究結果,可說是推翻腦科學界過去的研究,主任江安世表示以往認為記憶儲存在「蕈狀體的神經元」,但在研究過程中阻斷該神經元卻未阻止長期記憶的儲存,以此驗證長期記憶的儲存需要「蕈狀體」,但不會儲存在該神經元。主任江安世表示,未來只要繼續仔細解剖果蠅腦部,期盼最快能在5年內完成果蠅腦細胞圖譜,屆時可望幫助解決阿茲海默症、漢丁頓舞蹈症與帕金森氏症的記憶力喪失問題。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記憶腦細胞 發現了

長期記憶的形成需要蛋白質生成。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江安世所帶領的跨領域研究團隊發現,抑制腦內兩顆神經元(稱為DAL)的蛋白質新生成,就可以成功阻斷長期記憶的形成。江教授昨(13)日表示,在國科會經費補助下,研究團隊經過七年的努力,發現長期記憶的形成所需的新生蛋白質,僅發生於來自於腦中少數幾顆神經細胞內。此外,即便過去一直認為蕈狀體才是學習與記憶的中心,研究團隊卻發現,阻斷蕈狀體的數千個神經元,並不會阻斷長期記憶。

人腦中一個稱為海馬迴的地方,對於各種事件的記憶儲存非常重要。受到學習經驗的刺激時,海馬迴會提昇大腦皮質區儲存記憶的效率。雖然,果蠅許多生存基本的行為(例如學習、記憶、專注力、睡眠、探索環境等)都與人類非常相似。而這些行為也透過許多與人類相似的基因調控著。然而,果蠅腦內的神經網絡卻比人腦簡單太多了。經過不斷地研究,科學家們終於在果蠅身上建立了完整且豐富的基因工具。這些優點也成功地讓科學家,能夠藉利用果蠅來研究許多疾病的分子機制,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及亨丁頓跳舞症等。

不論是果蠅腦或是人類腦,長期記憶的形成都需要重複的學習,並且在每次學習之間給予適當的休息時間。台灣的科學家們,就是透過這種間隔式學習,來篩選損害長期記憶受損的突變種。並與聖地牙哥DartNeuroscience的TimTully博士合作,已經確認了許多長期記憶所需的基因。他們發現許多長期記憶相關基因,都會在DAL神經元被活化。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在DAL神經元內抑制這些基因活化的結果,這些基因在DAL神經元的活性便是長期記憶形成的基礎。

研究發現,DAL神經元至少有兩組長期記憶相關基因─CaMKII與period的活性,只在間隔式學習之後提高了。兩顆DAL神經元如何控制如此複雜的記憶呢?陳俊朝與他的研究夥伴發現,阻斷DAL神經元送出訊號給其他神經,會損害長期記憶的行為。而且這樣的損壞只發生在阻斷記憶重新回憶之時,而非發生在阻斷學習或是記憶固化的過程。除此之外,陳俊朝也指出,DAL神經元的軸突(輸出端)更與蕈狀體的樹突(輸入端)直接連接。

記憶形成的時候,在蕈狀體內暫時保存的電子訊號,會刺激DAL神經元的電子活性並啟動DAL內的蛋白質合成。這一連串的刺激,會改變DAL本身的結構與功能。而回憶的過程中,若再次接觸到當初學習的刺激,DAL會釋出電子訊號,加速蕈狀體內的電子活性。因此,藉由在一個複雜網路中的少數神經元(例如DAL)改變活性(例如蛋白質新生成),果蠅可以根據先前的經驗(記憶)來決定並調整自己的行為。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響長期記憶形成 台灣發表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3日電)國內研究團隊以大量且有系統方式篩選果蠅腦內,哪些神經元的蛋白質合成參與長期記憶的形成,發現僅需要抑制腦內兩顆神經元蛋白質新生成,就可以成功阻斷長期記憶形成。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舉行「腦科學重大突破—台灣研究團隊發現儲存長期記憶的腦細胞」記者會,並宣布此項研究成果,已在10日以長篇完整論文的方式發表在Science(科學雜誌)期刊上。

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安世表示,由於果蠅許多生存基本的行為(例如:學習、記憶、專注力、睡眠與探索環境等)都與人類非常相似;同時這些行為也透過許多與人類相似的基因調控著。

他說,果蠅腦內的神經網絡比人腦簡單,讓科學家們能在果蠅身上建立完整且豐富的基因工具,並透過果蠅研究許多疾病分子機制,像是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

江安世指出,過去實驗證實,在各種動物身上都可觀察到,長期記憶的形成需要蛋白質生成。

juxt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